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有了明显的扩展和深化,当前属于前沿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领域: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民族理论的指导思想。但中国民族理论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多经前苏联,尤其是斯大林理论的转介,而且即便是直接取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但由于对经典原著学习的不足和译介、出版工作的滞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认识还不够。基于这一点,随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实施,民族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观点的学习、研究和梳理已被提上日程。
2.中国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相对其他领域,民族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而现实社会发展中的民族问题,不论是国内还是世界的,都对理论界提出了创新和发展的迫切要求。这一点正成为民族理论界的共识,因此这方面的讨论也正趋于增多。
3.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总结和概括。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对这一伟大实践和指导这一实践的党的民族理论进行科学的总结历来受到民族理论界的重视,这一点近几年来又有大的进展。
4.对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民族工作理论的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而以此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政策和法律等构成了中国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础。对这一套民族工作理论进行研究是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有扩展和深入的趋势。
5.对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研究。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尽快缩小与汉族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显得更为紧迫。西部大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怎样抓住这一机遇,怎样认识和解决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正为中国民族理论界所重点关注。
6.对台湾民族问题进行研究。台湾与大陆政治上的阻隔也极大地妨碍了大陆学术界对台湾少数民族的了解和研究。而随着“台独”势力的增大,他们利用民族问题为其制造“独立”根据的现实,也为我们加大对台湾民族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民族理论界目前已将台湾民族问题的研究提上了日程。 |